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翰林志序 五代 · 李肇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一
宋昌有言曰。所言公。
公言之。所言私。
王者无私。夫翰林为枢机宥密之地。
有所慎者。事之微也。
制置任用。则非王者之私。
汉制。尚书郎主作文书起草。
更直于建礼门内。台给青缣白绫。
或以锦被帷帐毡褥画通中枕。大官供食。
汤官供饼饵五熟果。五日一美食。
下天子一等。建礼门内得神仙门。
神仙门内得光明殿神仙殿。自门下省中书省
盖比今翰林之制略同。而所掌轻也。
汉武帝时严助朱买臣吾邱寿王司马相如
东方朔枚皋之徒皆在左右。是时朝廷多事。
中外论难。大臣数诎。
亦其事也。唐兴
太宗始于秦王府开文学馆。擢房玄龄杜如晦一十八人。
皆以本官兼学士。给五品珍膳。
分为三番更直。宿于阁下。
讨论坟典。时人谓之登瀛洲
贞观初宏文馆学士。听朝之隙。
引之大内殿。讲论文义。
商较时政。或夜分而罢。
元宗置丽正殿学士。名儒大臣。
皆在其中。后改为集贤殿
亦草书诏。至翰林学士
集贤书诏乃罢。初国朝修陈故事。
中书舍人六员。专掌诏诰。
虽曰禁省。犹非密切
温大雅魏徵李百药岑文本褚遂良许敬宗上官仪时召草制。未有名号。
乾封以后。始曰北门学士
刘懿刘袆周思茂元万顷范履冰为之。则天朝苏味道韦承庆
其后上官昭容独掌其事。睿宗则苏稷贾膺福崔湜
元宗改为翰林待诏张说陆坚张九龄徐安贞相继为之。
改为翰林供奉开元二十六年
刘光张垍乃为学士。始别建学士院翰林院之南。
又有韩纮阎伯舆孟匡朝陈兼李白蒋镇在旧翰林院。虽有其名。
不职其事。至德宗以后。
翰林学士之名。代宗李泌学士
而今壁记不列名氏。盖以不职事之故也。
窦怀贞等大赦诰 初唐 · 睿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十九
天步时艰。王业多难。
乱常干纪。何代无之。
我国家累圣膺期。重光继统。
戎蛮慕义。遐迩无虞。
朕以寡昧。嗣守丕祚。
向明而理。昃景忘劬。
冀宇内之小康。庶偫生之遂性。
使家知礼让。人尽忠良。
不谓奸宄潜谋。萧墙作衅。
逆贼窦怀贞萧至忠岑羲薛稷李猷常元楷唐晙唐昕李晋李钦贾膺福傅孝忠僧惠范等。咸以庸微。
谬承恩幸。未申毫发之效。
遂兴枭獍之心。共举北军。
突入中禁。将欲废朕及皇帝。
以行篡逆。朕令皇帝率众讨除。
应时殄尽。元恶既戮。
奸党毕歼。宗社乂安。
人神胥悦。务申宽大之典。
宜覃肆宥之恩。可大赦天下。
自大辟罪巳下。无轻重咸赦除之。
其逆人魁首未捉获及应缘坐者。并不在赦限。
自馀党类往还。一无所问。
布告遐迩。咸使知闻。
妙门由起序 武周 · 史崇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二十三
夫至道难究。虚皇不测。
虽无为无形。而有情有信。
无为无形也。忘功用而起视听。
有情有信也。孕生灵而运寒燠。
乾坤得之以开辟。日月得之以贞明。
天子得之以致理。国祚得之以太平。
为一切之祖首。万物之父母也。
若乃虚空自然。变见生为。
凝灵结气。化成圣人。
即元始天尊之谓也。故经云。
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是谓恍愡。又云。
恍惚中有物。恍愡中有象。
杳冥中有精。其精甚真。
其中有信。又云。
元始者。道之应化。
一之凝精。因气感生。
转变自然。此既不由胎诞。
因经姓系。夫有天地。
方有人焉。有人焉。
方有氏族。天尊生于混沌之始。
何宗祖之有乎。其后改号示变。
应迹垂灵。托胎洪氏之胞。
降形李母之腋。盖有由矣。
然五身既分。三代斯别。
随机应物。拯溺安危。
汲引偫迷。财成庶族。
慈悲覆焘。难以胜言。
所谓真身者。至道之体也。
应身者。元始天尊太上道君也。
法身者。真精布气。
化生万物也。化生者。
堀然独化天宝君等也。报身者。
由积勤累德。广建福田。
乐静信等也。然元始天尊太上道君高上老子
应号虽异。本源不殊。
更托师资。以度偫品。
或命尹喜天竺。以化胡人。
或与鬼谷之昆崙。以行圣教。
兹济之道。无远不通。
盖方圆动静。黑白燥湿。
自然理性。不可易也。
吹管操弦。修文学武。
因缘习用。不可废也。
夫自然者。性之质也。
因缘者。性之用也。
因缘以修之。自然以成之。
由此而言。高仙上圣。
合道归真。固增广善缘。
精进无退。度人济己。
通幽洞冥。变粗为精。
鍊凡成圣。而惑者遂云。
神仙当有仙骨。骨法应者。
不学而得。何其谬哉。
然法界高深。天宫悠旷。
五亿五万。布其方域。
三千大千。分其国土。
则有元都妙境。玉京延至圣之游。
仙居。宝台致神君之化。
真庭杳眇。阳和七曜之天。
妙躅深沈。太微九灵之观。
斯乃存诸浩劫。著自遐龄。
厥迹纷纶。卒难详载。
夫津梁所建。开度攸先。
国土不安。阴阳致沴。
凶衰系起。疫毒流行。
遂能保祐帝王。安镇黎庶。
此之功德。何以加焉。
道士立名。凡有七等。
一者天真。二者神仙。
三者幽逸。四者山居。
五者出家。六者在家。
七者祭酒。其天真神仙幽逸山居出家等。
去尘离俗。守道全真。
踪寄寰中。不拘世务。
其在家祭酒等。愿辞声利。
希入妙门。但在人间。
救疗为事。今剑南江表。
此道行焉。所以称之为道士者
以其务营常道故也。至于法衣。
非无差降。黄裳绛褐。
式崇正一之仪。凤气飞云。
用表洞元之服。载诸经教。
此不缕陈。原夫真经。
实惟深奥。或凝空结气。
自然成章。或浮黎协晨。
圣人演妙。或天书下降。
玉字方传。或代出圣师。
撰述灵旨。其后递相传授
使得流通。或宝座敷扬。
十方听受。所以护持帝王
使国土安宁。拔度沦亡。
使魂神迁陟。利人济己。
契道冥真。法力幽通。
难以为喻。崇信者因而享福。
毁谤者于是挻灾。若影之随形。
响之应声也。是以轩辕夏后。
崇信也。致升仙之道。
成太平之功。梁武齐宣。
毁谤也。招祸败之辱。
受覆亡之报。我国家承宗李树
袭训骞林。恒缔想于真灵。
每稽芳于道德。无为无事。
载扬垂拱之风。乃圣乃神。
逾阐不言之教。既而彤闱少事。
紫掖多閒。披凤笈之仙章。
启龙缄之秘诀。文多隐讳。
字殊俗体。欲使普天率土。
广识灵音。故敕金紫光禄大夫鸿胪卿员外置同正员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太清观主臣史崇大使
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仆上柱国卢子真副使宣议郎右领军卫长史臣史杲为判官
银青光禄大夫检校中书令太子右庶子昭文馆学士上柱国平安县开国子崔湜金紫光禄大夫礼部尚书昭文馆学士上柱国晋国公薛稷
银青光禄大夫右散骑常侍昭文馆学士权检校左羽林将军上柱国高平县国公徐彦伯银青光禄大夫右散骑常侍昭文馆学士权检校右羽林将军上柱国寿昌县开国侯贾膺福
银青光禄大夫黄门侍郎昭文馆学士上柱国赞皇县开国男臣竺乂。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右谕德昭文馆学士兼宋王侍读上柱国邱悦
正议大夫工部侍郎昭文馆学士柱国卢藏用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昭文馆学士柱国韦利器
正议大夫太府少卿昭文馆学士上柱国吴兴县开国男沈佺期通议大夫主爵郎中权检校右羽林将军昭文馆学士上柱国臣李猷。
正议大夫太子洗马昭文馆学士上柱国张齐贤大中大夫昭文馆学士轻车都尉臣郑
朝散大夫检校秘书丞昭文馆学士胡皓金紫光禄大夫崇文馆学士上柱国鲁国公祝钦明
银青光禄大夫黄门侍郎兼。修国史崇文馆学士东海郡开国公徐坚
朝散大夫中书侍郎崇文馆学士王琚银青光禄大夫崇文馆学士上柱国平凉县开国子员半千
银青光禄大夫崇文馆学士上柱国胡雄银青光禄大夫国子司业崇文馆学士皇太子侍读上柱国褚无量
通议大夫行秘书少监崇文馆学士知馆事上柱国居巢县开国子臣刘子元朝议大夫中书舍人崇文馆学士上轻车都尉贾曾
朝散大夫中书舍人内供奉崇文馆学士柱国苏晋。大德京太清观大德张万福大德刘静俨大德田君楷大德阮孝波京元都观主尹敬大德京东明观主寇义待大德京太清观法师孙文俊大德时居贞大德单大易大德高贞一大德张范大德田克勤大德仙厦大德宗圣观主侯元爽大德东都大福唐观法师侯抱虚上座张至虚刘元良大德绛州玉京观主席抱舟等。
集见在道经。稽其本末。
撰其音义。然以运数绵旷。
年代迁易。时有夷险。
经有隐见。或劫初即下。
劫末还升。或无道之君。
投以煨烬。或好尚之士。
秘之岩穴。因而残缺。
紊其部伍。据目而论。
百不一存。今且据京中藏内见在经二千馀卷。
以为音训。具如目录。
馀经仪传论疏记等。文可易解者。
此不详备。其所散逸。
伫别搜求。续冀修缮。
用补遗缺。而经且久远。
字出灵圣。梵音罕测。
云篆窥。或为无识加增。
或为传写妄误。或持浮伪之说。
窃揉真文。或采菁华之言。
将文释典。不可齐其所见。
斥以灵篇。今之著述。
或所未晤。中间阙疑。
用俟能者。名曰一切道经音义。
并撰妙门由起六篇。具列如左。
及今所音经目与旧经目录。都为一百十三卷。
等学昧琅书。情昏宝诀。
伏承天涣。敢罄謏闻。
披锦蕴而多惭。对丝言而自失。